我们都知道凶案现场首先要找到凶器,那么哪些属于凶案现场的凶器呢?接下来有关刑法中的凶器是怎么定义的的内容由白话文小编为您介绍,欢迎您的阅读!
一、寻衅滋事罪中的凶器是指哪些?一、寻衅滋事罪中的凶器是指哪些
指能致人伤亡的物品 。如菜刀、枪支、木棍、石头、砖头、铁棍、铁锹等,具体凶器有:
1、国家管制类器械,即器械本身属于国家管制类,如枪支、爆炸物、管制刀具等国家禁止个人携带的器械,必然属于凶器。枪支、爆炸物本身社会危害性较大,国家对其严格管制,行为人未获许可或超出许可使用范围、区域而持有的即属违法或者犯罪,如果携带进行犯罪活动,自应认定为凶器。携带国家禁止个人携带的器械本身就是一种违法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行为人的犯罪倾向。
2、为实施犯罪而携带的其他器械,如砖头、菜刀等。这些器械并非国家管制类器械,要认定其是否属于凶器,就必须结合行为人的主观目的。
二、寻衅滋事的客观构成要件
1、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
随意殴打他人,是指出于耍威风、取乐等不健康动机,无故、无理殴打相识或者素不相识的人。这里的"情节恶劣的",是指随意殴打他人手段残忍的,多次随意殴打他人的;造成被殴打人自杀等严重后果的等等。
2、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
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是指出于取乐等不健康动机,无故无理追赶、拦挡、侮辱、谩骂、恐吓他人,此多表现为追逐、拦截、辱骂妇女。
3、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
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有公私财物,是指以蛮不讲理的流氓手段,强行索要市场、商店的商品以及他人的财物,或者随心所欲损坏、毁灭、占用公私财物。这里的情节严重的,是指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的公私财物数量大的;造成恶劣影响的;多次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的;造成公私财物受到严重损失的等等。
4、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是指出于取乐等不健康动机,在公共场所无事生非,制造事端,扰乱公共场所秩序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是指公共场所正常的秩序受到破坏,引起群众惊慌、逃离等严重混乱局面的。
寻衅滋事罪的凶器是攻击他人造成伤亡的证据,无论寻衅滋事罪是主观上还是客观上的犯罪,都属于故意伤人罪,具体的判罚标准根据受害人的伤情而定,伤情严重的,犯罪嫌疑人可判出有期徒刑并处以罚款,凶器是寻衅滋事定罪的重要证据。
二、刑法中的凶器是怎么定义的刑法中的凶器是怎么定义的
对刑法中规定的凶器,在实践中有不同的理解。不应单纯按照生活常识进行泛化的理解,而应根据法律规定进行规范化解释,即将国家管制类器械以外的凶器限定为行为人为实施犯罪而携带的其他器械。
一是司法实践易于把握。凶器一词本是生活用语,但在理解刑法用语时,要与一般国民生活用语有所区别。将日常生活中一些带有杀伤可能性的器具理解为凶器,会使凶器的认定在法律上过于泛化,司法实践也不好把握。我们知道,任何器具都可能造成人身伤害,一支小小的牙签都不例外,但不能说,只要能造成人身伤害的器具,都是凶器。但从行为人携带的目的上认定则易于司法实践把握,即行为人只要是出于犯罪目的而携带就可以认定为凶器。
二是已有相关立法例。携带凶器抢夺是指行为人随身携带枪支、爆炸物、管制刀具等国家禁止个人携带的器械进行抢夺或者为了实施犯罪而携带其他器械进行抢夺的行为。行为人随身携带国家禁止个人携带的器械以外的其他器械抢夺,但有证据证明该器械确实不是为了实施犯罪准备的,不以抢劫罪定罪;行为人将随身携带凶器有意加以显示、能为被害人察觉到的,直接适用抢劫罪的规定定罪处罚。
基于此,办案中应该严格将凶器界定为以下两种情况:一是国家管制类器械,如枪支、爆炸物、管制刀具等国家禁止个人携带的器械;二是为实施犯罪而携带的其他器械,如砖头、菜刀等。这些器械并非国家管制类器械,要认定其是否属于凶器,就必须结合行为人的主观目的。如果行为人为实施犯罪而携带,就应认定为凶器。因为,在这种情形下,虽然器械本身没有反映出违法性,但实施犯罪的意图反映了其凶器的本性。如果行为人携带其他器械的不是为了实施犯罪,也实际并未显示或使用,就不应认定为凶器。如木匠下班途中,临时起意抢夺路人,其所随身携带的刨子、凿子等并非为犯罪准备,且并未显示或使用,就不应认定为携带凶器抢夺。
最新范文
结婚需要准备什么03-06
股权激励对股价的影响有哪些03-06
外资企业资质查询的方式是什么03-06
公积金贷款提前还款具体方式有哪些03-06
房贷提前还贷到底划不划算03-06
驾照扣分什么时候清零03-06
中山积分入户口的规定是什么?03-06
授权委托书的格式如何写03-06
公司债券如何发行的?03-06
微博恶意造谣诽谤诋毁他人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