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App,作者: Fisher的信徒,(https://xueqiu.com/7669896144/136129031)
在《如何通过财报来分析一家公司的基本面》前五篇系列中,我已经陆续介绍了衡量企业财务健康度的一些指标,本篇介绍衡量企业经营能力的指标EBIT和EBITDA。
目录:
1. 什么是EBIT和EBITDA
2. EBIT和EBITDA应用案例
3. EBIT和EBITDA的不足之处
一、什么是EBIT和EBITDA
EBIT英文全称:earnings before interest and tax ,即息税前利润,这一项指标对投资者的意义在于评估企业经营成果的时候剔除掉了所得税和融资成本的影响,能更准确的衡量一家公司的主营业务产生利润的能力。
打个比方:A公司在2017年的净利润是1亿美元,2018年的净利润是1.2亿美元,光看净利润,我们觉得这家公司的业绩一定是在增长的,但实际上该公司2018年的业绩不如2017年,之所以2018年净利润高于2017年,主要原因是因为该公司的所得税出现了重大变动,其所得税由2017年的税率17%变成了2018年的税率5%,因此即便两年的经营业绩完全相同,相对于2017年,2018年少缴了12%的税,那么净利润则有了很大的提升。但这一提升很显然不是经营业绩提升带动的。
同时利息支出也会影响净利润,比如2017年的利息支出是3千万美元,2017年年底还掉了大部分贷款,2018年的利息支出减少到1千万美元,光利息支出一项的减少,就能带来2千万美元净利润的增加。可见该项净利润的增加也不是经营业绩的提升所带来的。因此净利润并不能准确的衡量一家公司的经营业绩,故一些投资者开始使用EBIT指标。
EBIT的计算公式有两种,一种是:EBIT=经营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一种是:EBIT=净利润+所得税+利息支出。如果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待EBIT的话,我推荐使用后者,即:EBIT=净利润+所得税+利息支出,在净利润的基础上将所得税和利息支出再加回去。
理解了EBIT之后,EBITDA就不难理解了,其英文全称为:Earnings Before Interest, Taxes, Depreciation and Amortization,即未计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的利润。它是在EBIT的基础上加入了折旧和摊销项。那么相对于EBIT,EBITDA则是用来衡量一家公司的主营业务产生现金流的能力。
举个例子,比如特斯拉为了生产roadster II跑车,在2017年花了1亿美元购买了厂房和设备,这1亿美元是记在2017年的现金流量表中的资本支出项里一次性扣除的,然后分摊到每年的生产成本中去逐笔将这笔支出收回,比如分十年,那么每年有1千万美元加入到生产成本中,这样在2018年特斯拉的利润表中就增加了1千万美元的成本,那么相应的利润就减少了1千万美元。但这1千万美元并不是现金支出,因此在现金流量表中的经营性现金流中的折旧摊销项中,需要将这1千万美元加回来,那么实际上在当期发生的现金流入要比利润表里反映的多出1千万美元。所以衡量一家公司产生现金流的能力,EBITDA比EBIT要真实很多。
二、EBIT和EBITDA应用案例
在了解了EBIT和EBITDA以后,怎么用了?一般两种用法,一是比较一家公司不同时期的EBIT和EBITDA数据,二是比较两家公司之间同期的EBIT和EBITDA数据。首先我们来看看Facebook在不同时期的EBIT和EBITDA数据。如图所示: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由于Facebook的负债率极低,其利息支出金额小于利息收入金额,因此Facebook并未单独列出利息支出金额的数目,在此可忽略不计,故记为0,以下是Facebook近五年的EBIT和EBITDA以及净利润的变化图:
图中我们可以看到EBIT和EBITDA的一直在增长,表明Facebook依然有很强的盈利能力,同时也看到EBIT和EBITDA的变化保持高度一致,而净利润的变化与前两者的变化出现较大偏差,说明所得税对Facebook净利润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如果单看2017年的净利润,则会让人误以为Facebook的盈利能力在减弱,但排除所得税的影响,Facebook的EBIT和EBITDA来指标依然强劲,真实的盈利能力丝毫没有减弱的迹象。
再看特斯拉:
通过特斯拉 $特斯拉(TSLA)$ 的EBIT、EBITDA、净利润三组数据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它们三者之间的差别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净利润和EBITDA之间的巨大差别,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巨大的资本支出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特斯拉真实的赚钱能力。
以下是微博与推特的数据对比,
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微博的净利润与EBIT之间的差值变化不大,而推特的变动很大,主要原因是由于所得税对特推产生的影响,尤其是2018年推特的净利润为12.06亿美元,如果我们不看推特的EBIT,很可能会被它的净利润所迷惑,因为这12.06亿美元的利润总有7.82亿美元是由于所得税的异常变动所引起的,而这一净利润显然夸大了推特的盈利能力,并不能真实的反映推特的盈利能力。
三、EBIT和EBITDA的不足之处
前面我已经阐述了EBIT和EBITDA的好处,但它们也有局限性,EBIT的局限性在于有时候它与实际经营现金流之间的偏差会很大,尤其对于一些资本支出比较大的制造行业的公司。而EBITDA的不足之处在于,有时候它能显示出比营业利润要大很多的利润,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在于巨大的折旧摊销项,如果我们过分看重EBITDA,就可能忽视了它背后的风险,因为巨大的折旧摊销往往意味着前期巨大的资本支出,而巨大的资本支出的背后往往是巨大的财务杠杆,即很高的资产负债率,比如前面案例中特斯拉,其EBITDA指标项表现的尤为突出,但特斯拉的资产负债率在80%左右,是同行的2-3倍。
同时对于一些资本支出不大的非制造行业的公司,比如微博,它的EBIT和EBITDA的表现都很良好,但是却掩盖了它的长期债务,相对于推特30%左右的资产负债率,你完全看不出微博的资产负债率在50%左右,尤其是从微博和推特的利息支出对比中,你可能会认为推特是一家资产负债率极高的公司,而微博则是一家资产负债率极低的公司,然而事实却完全相反。造成这一“假象”的原因就在于微博和推特发债方式不一样,推特发行的单纯的信用债券,利息比较高,而微博发行的是可转化债,即到期时可以按一定比例转换为股票的债券,这种债券在未到期时,利息非常低,因此让微博表现出了极低的利息支出,从而掩盖了微博的高的资产负债率。
此外,对于一些成长型公司,比如早期的亚马逊、京东、戴尔、惠普包括小米以及如今的AMD,由于这些公司快速的成长不可避免的会造成应收账款和存货的增加从而占用大量的运营资金,而EBITDA则完全反映不出来这些运营资金的变化,从而可能误导投资者们做出错误的决策。
总而言之,EBIT和EBITDA指标项在投资决策中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但同时也存在的较大的缺陷,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而不要过度迷信或偏信EBIT和EBITDA等某些单项指标。
往期专栏回顾:
公司分析之商业周期敏感度
如何通过财报来分析一家公司的基本面(五)
影响业绩增长的外部因素